聚焦“双碳” 探索未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院士出席“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并发表专题报告

 

       2021年8月1日,由腾讯公司主办的首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开幕式隆重举行。数十位院士和知名高校校长、上百名青年科学家与“科学探索奖”获得者荟聚一堂,聚焦科技前沿与人类未来,以天马行空而又严谨有据的科学语言,共同创造了一场学科跨界的智慧狂欢,也为我们打开了一闪通往未来世界的神奇之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中民院士受邀出席此次科技盛典,并发表权威演讲。

 

 

       本届“青年科学家 50²论坛”以“启迪、探索、突破”为主题,旨在营造探索未知的学术氛围,打造兼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青年科学家学术盛会。论坛名字中的“50²”,代表的不仅是“科学探索奖”每年评选出50位青年科学家,也寓意着未来50年的前沿科学探索与突破,更寄托着对50人、50年交叉“相乘”所推动的科技、产业和社会深刻进步的期许。

 

 

       开幕式上,由100位“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共同投票选出的2021年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十大科学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些问题涵盖人类意识、人机通讯、量子计算实用化、低碳发展与环保、地外行星居住等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领域,为社会大众所关心的现实和未来问题提供科学映照。资深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聚焦以上十大问题、科技发展趋势和跨学科融合展开了智慧分享和“群聊”对话。

 

 

       刘中民院士以《“双碳”目标与科技创新方向思考》为题,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目标切入,与现场科学家们分享了我国“双碳”发展的蓝图,并从能源供给端、消耗端等不同角度深入探索低碳发展的科学路径。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发展、人类命运密切相关。当下,我们正处在能源变革的大潮中,而新能源的发展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增长与化石能源的降低并不是此消彼长的线性关系。我国现在要聚焦于核心技术的突破,推进多能融合技术体系,从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刘中民院士演讲视频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重塑我国工业竞争新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加快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包括刘中民院士在内的优秀科学家们,以他们积极的探索和前瞻的视野,为我们打开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让科技之光照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现实。

刘中民院士简介

       刘中民,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民盟大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刘中民院士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长期从事能源化工领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在分子筛结构酸性位的精确调控机制、甲醇反应化学动力学以及催化反应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组织开发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并率先在世界上实现工业化,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及缓解大气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刘中民院士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辽宁省科技最高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十余项,以及周光召应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产业创新奖等多项个人奖励,是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他领导的研究集体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022年5月9日 13:56

相关文章